北京 (86) 010 8555 0787 上海 (86) 021 6128 3397

妈妈永不言弃的决心:寻找高效干预

家长如何以正面的态度面对小孩的不同,和小孩一起面对问题,从而选择有效干预,对患有自闭症的孩童追赶黄金时期是非常关键的。

陈先生一发现Annie的特殊需求时,就立刻为女儿寻找不同的训练方法。陈太笑道:「我先生这时已预告我,我将会很忙,但我心想不知有什么好忙。但后来发现要不停找有效的干预方法是不容易。我们转过不少中心,但很开心Annie在Autism Partnership(AP) 有这样的进步…我每星期都见到她的改变。」

以下的专访真实地展示出父母的积极正面,对子女的成长有正面的影响。

1.Annie 何时被确诊患自闭症 (ASD)?

大约在Annie 3岁时,老师提议我带她做一份评估。在2岁时,我也和协康联络过让她做评估,因为当时她的情绪很不穏定,不时发脾气,而且专注力不足,不过因为排期时间较长,当协康再联络我时,她的情况好转了。所以,我没有带她到协康跟进。

后来,老师留意到她的情绪不稳定,就让我了解情况。她在学校因社交技巧跟不上同班的同学,同学们也不愿和她一起玩耍,不论她参与任何的小组都被拒绝,在学校生活不快乐,以致当时的她更加不能控制情绪。她虽然不懂表达,但她能感受别人是否喜欢她。她每天回校上课都有很多情绪,也不愿意回学校。她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老师甚至要她坐在课室的一角不参与课堂,以防她情绪大闹。

就在那次的评估她被确诊患有自闭症,当时我不太担心她的学校成绩,我反而比较想改善她的语言和情绪表达。我明白她的情况是要和时间竞赛,所以我很留意那些干预是否有成效。如果没什么成效,我会立刻为她寻找其他干预方法,所以在入读AP之前我们都报读过不同的干预课程。

2.你如何得知AP 的干预服务?以及她已在AP接受干预多久?

Annie在AP已接受9个月的一对一ABA干预。最初是Annie学校的老师介绍我们到AP接受干预。当时Annie在其他中心的干预也有进步,不过老师觉得她的能力是不错的,若能接受更合适的干预,她的进步会更多。而她觉得AP的一对一干预很适合Annie,所以我便大胆一试。

3.在AP 接受干预,你觉得她在哪一方面进步得最好?

我觉得她的情绪和专注力的进步最为显著。以前当别人拒绝她或指出她的错误,以及有些事情在她预期之外发生,她会用头来撞物件,打自己或撞别人的身体,甚至尖叫。

她在AP接受约2星期的干预后,她的情绪就有改善,而2个月后她的专注力和对四周环境及人物的观察力得到提升。以前她不理会爸爸和姐姐,和我也只有一半的回应率,但现在她会和家人互动,甚至不熟悉的人和她说话她也会回应。虽然不是每次都会回应,但至少她会自觉地回答,不用我经常提醒她要回应别人。

我还记得在她接受AP干预的3个月后,我带她到动物园,以前她只会看动物不作声,但那次她对四周的事物都感兴趣,也会主动对四周发生的事物说出意见,而且她在等待看动物时,比从前有耐性,一点脾气也没有。

在近这两个月,我更留意到她和爸爸的互动,除了简单的回应或要求爸爸扮马仔让她骑上,她更会和爸爸玩一些互动游戏。而与姐姐的互动更有明显进步,她以前不太理会姐姐,现在两姐妹能一起玩耍超过一小时,她更会模仿姐姐。

另外,我想她在小组学习得到进步,虽然她在一对一的表现有不错的进步,但她在其他中心的小组训练时,表现就比较逊色,所以我和AP顾问 — Kan 都希望她加入Little Learners ,为学校学习作好准备。

她在AP接受一对一干预约4个多月后,她便加入了Little Learners小班学习。在这两个月,她更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和她多了交谈。之前她只能一问一答地回应,没有好奇心去发问。真的很高兴见到她的进步。

4. 你可以分享Annie上了Little Learners后的改变嘛?

我觉得她在Little Learners最大的改善是社交和专注力。我最高兴的是自从她参加小组训练后,她能享受和小朋友玩耍和互动。

以前,因为她在学校被小朋友拒绝太多,所以她很害怕,也抗拒和小朋友接触。我们和她出外郊游时,她不会跟其他小朋友玩,和小朋友一起也会感觉很紧张,会乱说话。

自从她加入了 Little Learners,她愿意和小朋友有更多的接触,更在玩耍中学会了模仿小孩子。我和她去公园时,她会跟着其他小朋友一起游玩。她在课堂时,能听从老师较长的指令,也能独立地完成课堂活动,相比一对一的训练,小组中有较多令人分心的事物,但她的表现都不错。

5. AP与其他的干预中心在训练上有什么不同?

AP的一对一服务策略很个人化,针对小孩子的个别需要,所以很有成效。其他的中心都会为迎合家长而着重学校的知识训练,而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改进的地方和范畴。

以Annie为例,其他的中心只是短暂或实时处理她的情绪问题,没有详尽的计划训练她管理情绪。直到加入AP,Kan为Annie计划了一些详尽的训练策略,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改善了她发脾气的问题。AP也着重改善孩童能促进有效学习的技巧和行为,例如主动回应、专注力及情绪管理等,这些重要的技巧影响各方面的学习进度。同时,AP会为小孩子量身定制干预计划,针对问题的症结再逐步解决。

6.你有什么想对AP的老师说?

我真的很感谢AP的老师,每位老师都很用心教导Annie。我要特别谢谢Kan,她真是很用心紧跟Annie的进步。我从前是不能放心和不会相信某干预方法或方式,即使Annie在进行训练,我也会在家搜寻不同的方法去训练她。后来我看见她的进步,就学会放手交给Kan去训练她了。

真很感谢帮助过她的老师,希望将来Annie会适应学校生活。

相关文章:

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来说,抚养孤独症儿童的过程极具挑战性,而应用行为分析(ABA)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干预方法,为这些家庭带来了希望。然而,如何获取专业、实用且易于理解的ABA知识,成为了许多家长的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AP的《工程进行中》、《编织社交网络》、《是时候上学去》这三本书成为了众多机构和专业人士一致推荐的对象。 《工程进行中》 该书是为教导和照顾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和专业人士所著写的一本综合性指南,介绍了如何教导及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性策略,和Autism Partnership的「分立尝试教学法」的课程大纲。 《编制社交网络》 本书由AP专家团队撰写,以清晰的行为框架为基础,突出技巧发展的核心内容,并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目标设定与策略实施资料。 《是时候上学去》 本书是一份全面的资源手册,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为孤独症儿童开发合适的课程。该手册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儿童设计并维持以学校为基础的应用行为分析(ABA)课程,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价值所在 AP的这三本书是基于多年实践经验和深入研究的成果。这些书籍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更在于它们能够将复杂的ABA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无论是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还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实用的指导。 目标明确 AP深知孤独症家庭在面对孩子干预时的迷茫与无助,因此,这三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他们获得更专业的ABA知识。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ABA的核心理念,掌握实用有效的技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为孤独症孩子提供科学、系统的支持。同时,对于专业人士而言,这些书籍也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优化干预效果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寻找专业的ABA书籍时,市面上确实有众多选择。然而,这些书籍是否真正有利于家长和专业人士的学习呢?答案并非总是肯定的。因此,面对众多可选择的书籍,家长和专业人士需要学会自我辨别,仔细筛选出那些真正能够为孤独症孩子提供有效帮助的优质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真正助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而AP的这三本书之所以受到众多机构的推荐,是因为它们真正做到了将专业与实用相结合,为孤独症家庭和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注:AP为上述书籍的版权所有者。

最近,我们收到了多位家长的咨询,她们反映孤独症孩子有大喊大叫的行为,对此感到困惑不已,不知该如何应对,因此向我们寻求专业的建议。针对这一问题,AP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课程督导谭璧瑜女士(June)给出了专业的解答。 为了有效改善孤独症孩子行为问题,家长需要做以下两个步骤: 分辨孩子出现干扰行为的情境 分析得到的信息,理解行为的功能 常见的行为功能有哪些 想得到一些东西 逃避不喜欢的任务 想要引起关注 自我刺激 发泄情绪 控制欲   为了让家长们更加清晰地掌握应对孤独症孩子行为问题的技巧,督导June举了两个例子以帮助大家充分理解: 举例 01 如果孤独症孩子大喊大叫的目的是希望逃避要求,家长可以怎样做? 01提高孩子对不同情况的忍耐力 比如对要求的忍耐,被要求要"等待"或者被拒时,孩子也能承受。 02提高孩子的服从性   开始时, 只要求孩子完成他特别喜欢的任务, 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去表扬和奖励他服从指令, 然后再慢慢提高指令的要求。 举例 02 如果孤独症孩子大喊大叫的目的是想得到一些东西,家长可以怎样做? 教授孩子沟通技巧 当孩子想要某些东西时,他要知道他应该用语言来表达,而不是通过大喊大叫的这种方式,如果他的语言表达技巧还未成熟,我们可以先教他更简单的表达方式,例如指着想要的东西,或通过拉着大人的手来表达需求。 相反,如果孩子通过大喊大叫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那干扰性行为就达到它的目的,后续这种行为就会再次出现。 要改善行为问题不容易 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去教孤独症孩子合适的替代行为,这会对家长或老师带来压力和困扰,到最后他们可能会选择放弃,避免那些会令孩子出现干扰行为的情况发生。 所以除了刚才说的分析和相应的训练,保持耐心也是成功的关键!

在处理孤独症儿童的各种问题时,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明确干预目标,制定干预计划,并持续激发与维持孤独症儿童的学习动机、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探索如何将学习过程变得自然、有趣且贴近生活。 为什么孤独症儿童会逃避任务? 孤独症儿童逃避行为常见的触发点包括: 期望过高、任务过于困难或耗时过长、任务对孩子来说显得枯燥无意义;此外,孩子身体不适或环境中的干扰(如噪音、光线、气味、人多的地方或活动)也可能让他们感到不安,从而增加逃避的欲望。如果环境中摆放了许多玩具或物品,孩子可能会因为想获取这些物品而逃避任务。 更重要的是,孩子逃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内在动机不足,而家长或老师未能有效运用社交和外在奖励来激励孩子坚持完成任务。 如何应对孤独症儿童的逃避行为? 如果孩子逃避是因为任务太难,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或教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帮助,并鼓励他们坚持完成任务。 如果逃避是由于环境干扰,我们可以教孩子冷静面对,学会忍耐,表达不安或暂时离开。另一种正向的方法是教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安情绪,并通过自我转移来缓解,例如吃东西、喝水、听音乐、唱歌或玩玩具。 在众多方法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升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的服从性,让他们理解并体验到服从的好处,例如:服从不仅能帮助他人、让父母开心,还能让他们更快完成任务并获得休息时间,同时享受努力做事带来的外在奖励和内在满足感。 如何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服从行为? 逐步引导 要提升孤独症孩子的服从性,首先需要找出家中常提出的要求,并评估孩子对不同要求的服从比例。然后,将这些要求分为不同等级,从孩子最容易服从的要求(如吃薯片)到最难服从的要求(如停止玩手机并完成作业)。当孩子服从要求时,应立即给予多种奖励,让他们感受到服从的简单性和高回报。随后,可以逐步提出孩子较难服从的要求,并提供不同的奖励,让孩子体验到服从的好处,从而培养服从的习惯。 有效的教育时机 有效的教育应当在孩子心情平静且对学习有兴趣的时候进行。如果等到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我们才强行灌输道理,希望他们学习,那么效果可能很差,就像试图在一个情绪激动的人冷静下来之前说服他一样,最终可能只是白费口舌,甚至加剧烦躁情绪,损害亲子关系。 即时处理逃避行为 要即时处理孩子的逃避行为,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们逃避的原因。如果孩子的逃避是出于身体不适或环境压力等合理原因,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需求;相反,如果逃避行为不合理或方法不当,我们应确保这些行为不会得到强化。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立即拿走他们正在享受的物品或减少对他们的关注;如果孩子平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服从听话的,可以尝试平静地要求他们停止当前行为,或引导他们进行其他活动以分散注意力。非必要时,尽量避免动手制止。处理逃避行为时,家长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了解环境的限制及自身的能力,因为孩子可能会以更激烈的方式测试我们的底线。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放弃,不良行为可能会被强化;相反,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并理解这些反应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家长和孩子都将从中受益,并享受长期的努力成果。  

Please share to let more people learn about ASD and ABA therapy:

多謝支持!

已成功遞交表格

感謝聯絡

所收集之個人資料將會絕對保密,我們會盡快聯絡你。謝謝。

Thank You!

The form was submitted successfully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