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86) 010 8555 0787 上海 (86) 021 6128 3397

Category: AP教学文章

如何支持孩子如实或准确地对我们做出回应? [ 重温上篇文章 ] 小孩撒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寻求他人的注意,或保护身边的人如朋友。通常,这些行为发生在小孩发现自己处于冲突状态或行为不端之后。虽然有些谎言可能很简单(如拒绝),但其他谎言可能更为複杂。虽然撒谎是儿童发展裡程碑的一部分,但这行为可能仍然令一些家长感到担忧。我在下面描述了一些我们可以支持孩子如实或准确地对我们做出回应的方法。   1. 了解您的孩子的能力 虽然谎言是故意的,但错误不是故意的。询问小孩之前发生的事需要高级的语言技能和认知能力。为了区分错误和谎言,我们必须确定孩子拥有的技能和能力。这也将助于孩子的成功几率。   2. 选择恰当时间和设置 作为父母,我们渴望了解我们的孩子一天做了什么。但是,选择错误的时间或设置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能力准确回应。在理想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无干扰的环境,或小孩不分心的时候。   3. 帮助孩子的成功机率 (a) 首先,帮助您的孩子确定或理解诚实的后果。让您的孩子参与或见证一个清晰和简单的事件,并问他/她一个“是/不是” 或 “有/没有”的问题,或给你的孩子选择的选择。如果您的孩子反应准确,表扬/奖励他。 (b) 当您的孩子能够意识到后果,你可以展示一个清晰而简单的事件向孩子提出複杂的问题,例如不同问句或描述几个步骤。孩子应该得到立即的后果。家长都需要知道问题的真实情况或答案。 (c) 一旦您的孩子更成功地准确地回答您的问题,家长可以增加事件的複杂性。同样,必须立即给小孩展现后果。时间延迟越长,您的孩子学习适当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   4. 家长的反应 虽然这些程序可以帮助您的孩子建立更多的说真话的行为,但当孩子给出错误的答案(或撒谎)时,父母的反应也会增加或维持这种行为。 当您的孩子分享真话的时候,表扬他做了“正确”的事情,并利用强化物加强行为。当孩子反应错误或撒谎时,让您的孩子知道他给了错误的答案,并提供一些选择来帮助您的孩子正确回答。儿童避免说出真相的原因之一是避免在犯错后受到训斥或惩罚。因此,父母对孩子做错事或虚假答案的反应也会增加或减少说谎的可能性。 儿童可以进行虚假答案因为他们没有技能,或他们试图欺骗听众以避免后果。因此,在断定孩子在撒谎之前,我们必须区分孩子的语言和认知技能,以实施有效的策略。孩子偶尔可能会撒谎,但是,父母对这些情况的反应能决定未来行为的可能性。虽然说谎是发育过程的一部分,但过度或持续撒谎的行为仍然需要行为顾问的注意。

綽綽是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綽綽2歲半大時開始在AP接受 #ABA訓練,當時他只懂用「mum mum」這個詞去表達他的所有需求。經過一年半的訓練,現在4歲的他已經可以清晰地說出長句子,跟爸爸媽媽進行問答。

APM教育推广项目是一项旨在提升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理解,强调自闭症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推广APM(AP教学法)高效性的特别企划。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关于自闭症及ABA早期干预的专业内容 Mia现在两岁两个月大。Mia的父母反映Mia语言及理解能力欠佳,她只能发出「mm」和「eer」这些单音。她很少与其他人有眼神接触,也很少对社交互动有回应。Mia有一些游戏技巧,但她对玩具的兴趣有限,她喜欢玩切水果玩具,和把玩具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 Mia – 干预前 父母的担忧,孩子学习发展不理想,自闭症倾向 Mia的训练进度:第一天 Mia的训练进度:第二天 Mia的训练进度:第三天 Mia的训练进度:第四及第五天 【家长分享】孩子取得的进步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披露声明 Mia的父母受访于香港Autism Partnership,借此希望提升大众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认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Mia是香港Autism Partnership曾经的学生。

家长的疑问: 小朋友目前八岁,在主流学校上小二。有口语能力,但社交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是很好。我觉得他一直有类似说谎的行为,例如:他在学校明明有上体育课,可是回来,我问他,今天有没有上体育课?他就说:没有。还会说明为什么没去……乱说一堆。又例如:我问他今天在学校的午餐都吃了什么?他会回答一堆食物,但我看了学校当天的菜单,根本就没有他说的那些…… 我应该怎样处理呢? Autism Partnership 的咨询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通常会在个人沟通技巧,社交互动和行为方面受到挑战。自闭症儿童也可能在理解或使用口头语言方面遇到困难。 有些时候,孩子因为缺乏技能而被身边的人误解。例如一位小孩缺乏能力理解问题也不会要求协助会导致一位老师认为小孩不专注或逃避回答问题。也许家长问起有关今天发生的事而小孩没有准确描述或表达自己做了什么的时候,家长会认为孩子在撒谎。 然而,在我们讨论孩子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撒谎)之前,让我们先探讨一些语言和认知技能,看一看孩子是否有能力回忆和回答。   我的孩子是否能理解各种不同难度的指令? 理解不同类型和复杂性的指令能够助于培养孩子区分不同指令的技能。对于一位初学者,这可能是基本的指令,如「收拾你的书包」。更进一步的指令能包括多部分指令或者加入不同的语言概念如动词,位置,形容词,数量等。 指令类型 例子 基本指令 「收拾你的书包」 多部分指令 「把点心盒收到书包里」 语言概念组成的指令 「把红色的点心盒收到书包里」   我的孩子是否能在不同环境或情景,理解各种问句? 这些问句包括「这是什么?」,「他是谁」,「发生什么事」 和 「这是哪里?」。在前进阶段也包含 「为什么?」 和 「怎么会这样?」。除了能够区分这些问题,小孩也还必须从有条理的环境中(例如: 绘本里)到更自然环境里准确回答这些问题。   我的孩子是否能能对一件事情发生后排出顺序? 排顺序除了让小孩理解一件事情的先后次序,也能帮助小孩发展连贯性能力。   我的孩子是否有足够语言描述? 如果孩子能够应用足够的信息或丰富的语言,他就能让对方理解他的意思。这包括其他语言技能,如回忆能力、排序以及表达高级语言概念的能力,如动词、位置、形容词、数量等。   我的孩子是否能回忆起之前发生的事件? 回忆事件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并要求孩子记住之前发生的事情。在更高级的设置中,我们可能要求孩子能够有关联性地描述整个事件。   我的孩子是否理解时间的概念? 除了区分不同事件的能力外,这种认知技能还会导致理解和回答有关时间性的问题。例如:吃饭之前做了什么或昨天下午到哪里玩了之类的问题。   孩子能够回忆他们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并回答与事件有关的问题需要多种技能。这可以需要从基本理解到更深刻认知和推理的技能。当孩子掌握较强语言技能,他就有能力理解问题,更准确地沟通,并减少被误解的能力。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支持孩子如实或准确地对我们做出回应的几个方法,欢迎关注!

美国自闭症伙伴基金 (APF)一直致力于通过有效且高素质的行为分析干预(ABA)帮助所有自闭症儿童充分发挥潜力!APF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蓬勃、健康地发展,尽显潜能,拥有独立而优质的生活。 除了提供帮助和支援患有自闭症的人士和家庭,APF在推广ABA干预、研究和加强自闭症干预人员的培训方面也不遗余力。我们深信只有接受过全面且专业培训的从业员才能为患有自闭症的人士提供有效的训练,帮助他们取得有意义的进步。 ✨ 很高兴向大家分享APF又向愿景迈进一大步!! 美国APF现在为全世界各地有志于在自闭症干预方面从事系统学习及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免费的40小时RBT培训课程!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提供免费专业的RBT机构,我们的RBT培训课程不仅符合第二版的任务列表>更涵盖了APF一直着重的元素,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及提升业界水平,让全球所有受自闭症影响的人士及家庭都能受益! 注册行为技术员(RBT)是“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BACB)”所推出的认证机制,BACB是美国在应用行为分析技术(ABA)方面最权威的标准制定机构,旨在对使用应用行为分析技术从事自闭症等特殊教育领域行业的从业者进行上岗资质确定。注册行为技术员(RBT)主要负责直接实施行为分析服务,不涉及干预或评估计划。 该课程暂时仅提供英文版,欢迎有兴趣之人士报名参加。当然,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推出中文版,以及更多的项目及活动,为更多的中国家庭提供高素质的自闭症和ABA资源及信息!请大家密切关注我们。 看看APF的研究总监与Sarah Trautman女士关于这项培训发展的讨论。 詳情及報名請到:https://autismpartnershipfoundation.org/courses/rbt/ 進一步認識美國APF: https://autismpartnershipfoundation.org

部分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小朋友和家人上街时,经常会突然松开照顾者的手,飞快地跑开。这些行为往往令家长感到很烦恼,一方面担心小朋友会遇到危险,另一方面也会感到尴尬,因为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在街上追着小朋友跑或大声叫他们停下来。 其实很多时侯,小朋友跑开并非因为他们顽皮,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危险意识,想做便做。 当他们看见自己喜欢的地方或物件 (引诱)时,他们便立刻奔跑去想到的地方。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教导小朋友跟从及等待的技巧。 第一阶段 – 跟着走 家长可以准备代币或贴纸,找一个小朋友不容易及少机会跑开的地方 (例如家中或大堂),然后对小朋友说:「我们现在练习跟着走,不跑开。」,家长可先拖着小朋友,以平常速度走两三步,然后赞赏并给他一个代币或贴纸。其后,家长需重覆以上步骤,直到他储满所有代币或贴纸,然后即时给予奖励。 这阶段的目的是要让小朋友明白走路时要跟着大人,找一个小朋友不大机会跑开的地方可令成功率提高。当小朋友可以稳定地跟着家长走路时,家长可以慢慢提高要求,例如要求小朋友跟着走五至六步,甚至更长时间才给予一个代币或贴纸。 第二阶段 – 容忍引诱 当小朋友明白跟着走的意思后,家长便可展开第二阶段的训练。这阶段的目的是要让小朋友即使看见喜欢的地方或物件(引诱),也会继续跟着大人走,不跑开。在这阶段,家长可先在没有引诱的地方作为练习的开始,并给予代币或贴纸作奖励,当小朋友得到数个代币或贴纸后,便可以开始往一些较高危(有引诱)的地方走,这时侯家长应频密一点给予小朋友代币或贴纸,以提醒他们应有的行为。 第三阶段 – 教授沟通语言 对于一些语言能力较高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在这阶段教授他们「利用语言指出他们想去的地方」。当家长看见小朋友有欲望去某个地方,可立刻口头提示小朋友:「说,我想去那边!」。 当小朋友跟家长说了一次,便立刻答应他,并慢慢和他一起走到目标地点。若小朋友在口头提出之前跑走,家长应立刻阻止他成功跑走,并对他说 :「你没有跟着我走!」, 再回头倒退数步,作为不跟着大人走的后果。 当小朋友每次皆能跟着走,不跑开,并能运用语言提出想去某一个地方时,家长可以开始叫小朋友等一下或拒绝小朋友。若小朋友能冷静听从,家长应大大地奖励他! 第四阶段 – 减退代币或贴纸 在这阶段,家长可以开始拖长给予贴纸的时间,也可以在小朋友跟从走一段路后才给一个代币或贴纸,最后甚至可以不用代币或贴纸,直接去到目的地才给予小朋友奖励。例如先对小朋友说:「我们去超级市场,记着要跟着走不跑开!」,然后一直走到目的地,中途若小朋友跑开,可以回头走一段路,再重新开始。 欢迎到“AP课堂”,免费学习更多ABA技巧及课程。

在第二部分,我们将讨论如何帮助当被同伴抢走玩具时,态度表现得过分强硬和极端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把玩具抢过来,对同伴作出攻击性行为等等。孩子表现出这些行为可能是因为先前的经验,通常「抢过来」对于获得他们心仪的物件非常有效。此外,当出现不合他们心意的事情时,他们很容易感到沮丧,他们愈是沮丧,就愈难以表达自己或使用适当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物件。因此,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当孩子出现抢夺的行为时,不要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即使这么做或会导致他们出现更严重的行为问题,但是父母当下态度要坚定。但是,就长期而言,更重要的是父母需要有积极处理的方法,预先教孩子在遭遇挫折时要如何处理,例如,教他们透过给出建议,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地拿回物件,而不是去抢夺。 (有关提高受挫能力的课程及教学请参阅APSPARKS网上资源平台上的教学文章:如何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以下简单的练习有助于孩子练习给出建议的技巧。 1) 「我们轮流吧,我先」 A) 示范说明 先由父母假扮孩子,然后示范目标语句。 B) 角色扮演 鼓励孩子在角色扮演中练习,并使用目标语句。 C) 给予反馈 给予反馈及奖励。让孩子体验使用目标语句带来的好处。 D) 真实情景 当孩子能够在角色扮演中更加流畅地使用目标语句后,让他在真实情景中练习,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奖励。 注意事项: *孩子可能需要单独练习轮候技巧 *刚开始练习时,选用并非孩子十分喜爱的玩具,这有助于他们成功掌握目标语言。之后可以通过使用他们非常喜爱的玩具来逐渐增加难度 2) 「你玩这个怎么样?」,同时拿另一个玩具给对方 A) 示范说明 先由父母假扮孩子,然后示范目标语句和给出物品的目标行为 。 B) 角色扮演 鼓励孩子在角色扮演中练习,并使用目标语句和目标行为。 C) 给予反馈 给予反馈及奖励。让孩子体验使用目标语句和目标行为带来的好处。 D) 真实情景 孩子能够在角色扮演中更加流畅地使用目标语句和展示目标行为后,让他在真实情景中练习,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奖励。 注意事项: *刚开始练习时,将另一件玩具放在非常近的位置,然后逐渐移向较远的位置 *在单独的练习中,孩子可能需要先学会通过面部表情、特征、年龄段等来了解同伴的喜好。渐渐地,孩子会知道选用对方很可能会接受的物品

自闭症儿童在与同伴玩耍时经常面对很多困难。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孩子被同伴抢走他们正在玩的玩具时,他们会不知道如何处理。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可能比较被动,不作任何反应;有的孩子可能会很急躁,继而情绪爆发;部分孩子可能会用极端的方式取回玩具,例如把玩具抢过来,对同伴作出攻击性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讲解当上述情况发生时,我们可如何帮助表现得较为被动的孩子。关键是有系统地培养他们的「敢言」技巧。 在真实有同伴的社交活动之前,家长可以先在家中开始练习,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做法: 1) 设置孩子有欲望的情境,教孩子做出选择 例如,到达游乐场后,询问孩子「你想玩滑梯还是秋千?」 阅读时间时,问孩子「你想看这本书吗?」   2) 设置一个你会惹恼孩子的情境,教他表达自己的不满 例如,当孩子在玩火车时,不时把他的手拉开,教他说「不要这样!」 当孩子打开他的食物盒时,拿走他最喜欢的零食,教他说「这是我的!」   3) 设置一个你将惹恼孩子的情境,教他如何透过肢体动作来捍卫自己 例如,试着拿走他的食物盒,教他要把食物盒握紧 试着拿走他的平板计算机,教他可以用背部挡着 当孩子熟悉了作选择,并能够更稳定、一致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在不同的地点,使用不同的材料及加入同伴,仿真物件被抢走的情况。举例说,如果你一直跟孩子在家使用火车玩具练习敢言技巧,你可以把火车玩具带到社交场合,先练习由成人抢走孩子的玩具,如果孩子能敢言,可以进一步练习由同伴抢走玩具。透过有系统的实践,孩子会对这些社交情况有更好的认识,能更独立地参与社交活动,减少成为受害者的机会。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