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86) 010 8555 0787 上海 (86) 021 6128 3397

有效的影子服务

在融合教育的理念下,不少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孩子在主流学校学习时会面对不少挑战,例如完成学校日常程序、课堂学习技巧、遵守学校及课室规则、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技巧等。这些技巧,都不是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孩子能靠自己在短期内学会的,他们大都需要额外的援助来适应。而影子老师的角色就能帮助他们融合学习环境,应他们的个别需要扶助学生赶上他们未能跟上的步伐。

可是,有些家长和老师对影子老师都不太了解,担心有影子老师的帮助,学生就较难在课堂自立学习,而拒绝聘用他们。这样的情况确实会发生,但原因不是在于影子老师的职责,而是他们的服务质量未达成效。因此,希望透过这篇文章使家长了解有效的影子服务,帮助孩子尽快在校园独立生活。

影子老师

首先,要选择一位合适的影子老师,他/她对你的孩子需有一定的认识。若他/她未接触过孩子,家长最好先安排他们在开始服务前见面。影子老师需要熟悉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例如:社交、学习技巧、沟通技巧等)。这样影子老师才能在学校有效地处理学生的行为或学习问题。

学校会议

影子老师、学校老师、社工和家长须共同合作与沟通,对配合及针对学生所需是关键。

再者,各方在会议上能了解到学生的兴趣、长处、弱项或行为问题,也能明白彼此的顾虑。充足的沟通及了解有助于制定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目标。

清晰的目标

会议清晰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是必须的。确定目标要视学生个别的需要和能力,以及家长的期望。

短期目标可以是一星期至一个多月就能达到的目标,而长期目标则可以是数多月至半年或一年才可达到的目标。

确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对影子老师设计有效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短期目标可帮助影子老师能有效地检视学生在学校的进度,以及协助学生达成长期学习目标。

清晰的目标也让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在学习的进度上有一致的期望,一致的步伐令双方互相配合,有效地帮助孩子适应校园。

课堂观察

  1. 观察学生有哪些学习范畴需要改善。(例如:社交、学习技巧、遵守规矩或过渡等)
  2. 找出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起因及动机。
  3. 了解学生在校内的强化物。

设计干预计划

在观察及分析孩子的行为后,影子老师需要设计一些计划去实时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其意思是老师或影子老师在问题行为发生后,须当场作出的回应或应对。当场的处理对停止孩子在校的行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若处理不恰当,行为问题会持续,甚至增加。

除了停止学生的坏行为,影子老师需要设立另一个计划帮助学生作出适当的行为。自我评估、代币制度、自我监察等工具或策略都能帮助学生作出适当的行为。

校外服务支援

一对一的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能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让孩子有效地学会作出适当的行为。技巧熟练后,影子老师可协助学生将这些技巧泛化到学校里。

减少影子老师的服务

逐步减少影子老师的服务是必要的,这样孩子才会学习独立地应用所学的技巧,面对其他老师时也能融汇运用这些技巧。

  1. 首先影子老师须示范如何在课堂中执行行为计划。
  2. 影子老师需要协助老师明白和执行计划。
  3. 当老师能有信心地独立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影子老师可渐渐远离,再进一步增加距离直至退出班房,让老师有更多机会与孩子沟通和接触。

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

  1. 在影子老师逐步退出班房及校园时,必须与老师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
  2. 影子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设定及调整计划。
  3. 了解老师在执行计划上的困难,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4. 影子老师可在观课时了解学生现时的表现,也为定期的会议提供更多的资料。
  5. 在服务暂停后,影子老师须定期与老师会面。在会议上,老师可让家长和影子老师了解学生现时学习状况。而影子老师也可在会议上提出意见,让老师了解如何保持学生的表现。

相关文章:

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来说,抚养孤独症儿童的过程极具挑战性,而应用行为分析(ABA)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干预方法,为这些家庭带来了希望。然而,如何获取专业、实用且易于理解的ABA知识,成为了许多家长的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AP的《工程进行中》、《编织社交网络》、《是时候上学去》这三本书成为了众多机构和专业人士一致推荐的对象。 《工程进行中》 该书是为教导和照顾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和专业人士所著写的一本综合性指南,介绍了如何教导及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性策略,和Autism Partnership的「分立尝试教学法」的课程大纲。 《编制社交网络》 本书由AP专家团队撰写,以清晰的行为框架为基础,突出技巧发展的核心内容,并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目标设定与策略实施资料。 《是时候上学去》 本书是一份全面的资源手册,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为孤独症儿童开发合适的课程。该手册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儿童设计并维持以学校为基础的应用行为分析(ABA)课程,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价值所在 AP的这三本书是基于多年实践经验和深入研究的成果。这些书籍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更在于它们能够将复杂的ABA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无论是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还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实用的指导。 目标明确 AP深知孤独症家庭在面对孩子干预时的迷茫与无助,因此,这三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他们获得更专业的ABA知识。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ABA的核心理念,掌握实用有效的技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为孤独症孩子提供科学、系统的支持。同时,对于专业人士而言,这些书籍也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优化干预效果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寻找专业的ABA书籍时,市面上确实有众多选择。然而,这些书籍是否真正有利于家长和专业人士的学习呢?答案并非总是肯定的。因此,面对众多可选择的书籍,家长和专业人士需要学会自我辨别,仔细筛选出那些真正能够为孤独症孩子提供有效帮助的优质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真正助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而AP的这三本书之所以受到众多机构的推荐,是因为它们真正做到了将专业与实用相结合,为孤独症家庭和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注:AP为上述书籍的版权所有者。

最近,我们收到了多位家长的咨询,她们反映孤独症孩子有大喊大叫的行为,对此感到困惑不已,不知该如何应对,因此向我们寻求专业的建议。针对这一问题,AP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课程督导谭璧瑜女士(June)给出了专业的解答。 为了有效改善孤独症孩子行为问题,家长需要做以下两个步骤: 分辨孩子出现干扰行为的情境 分析得到的信息,理解行为的功能 常见的行为功能有哪些 想得到一些东西 逃避不喜欢的任务 想要引起关注 自我刺激 发泄情绪 控制欲   为了让家长们更加清晰地掌握应对孤独症孩子行为问题的技巧,督导June举了两个例子以帮助大家充分理解: 举例 01 如果孤独症孩子大喊大叫的目的是希望逃避要求,家长可以怎样做? 01提高孩子对不同情况的忍耐力 比如对要求的忍耐,被要求要"等待"或者被拒时,孩子也能承受。 02提高孩子的服从性   开始时, 只要求孩子完成他特别喜欢的任务, 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去表扬和奖励他服从指令, 然后再慢慢提高指令的要求。 举例 02 如果孤独症孩子大喊大叫的目的是想得到一些东西,家长可以怎样做? 教授孩子沟通技巧 当孩子想要某些东西时,他要知道他应该用语言来表达,而不是通过大喊大叫的这种方式,如果他的语言表达技巧还未成熟,我们可以先教他更简单的表达方式,例如指着想要的东西,或通过拉着大人的手来表达需求。 相反,如果孩子通过大喊大叫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那干扰性行为就达到它的目的,后续这种行为就会再次出现。 要改善行为问题不容易 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去教孤独症孩子合适的替代行为,这会对家长或老师带来压力和困扰,到最后他们可能会选择放弃,避免那些会令孩子出现干扰行为的情况发生。 所以除了刚才说的分析和相应的训练,保持耐心也是成功的关键!

在处理孤独症儿童的各种问题时,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明确干预目标,制定干预计划,并持续激发与维持孤独症儿童的学习动机、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探索如何将学习过程变得自然、有趣且贴近生活。 为什么孤独症儿童会逃避任务? 孤独症儿童逃避行为常见的触发点包括: 期望过高、任务过于困难或耗时过长、任务对孩子来说显得枯燥无意义;此外,孩子身体不适或环境中的干扰(如噪音、光线、气味、人多的地方或活动)也可能让他们感到不安,从而增加逃避的欲望。如果环境中摆放了许多玩具或物品,孩子可能会因为想获取这些物品而逃避任务。 更重要的是,孩子逃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内在动机不足,而家长或老师未能有效运用社交和外在奖励来激励孩子坚持完成任务。 如何应对孤独症儿童的逃避行为? 如果孩子逃避是因为任务太难,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或教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帮助,并鼓励他们坚持完成任务。 如果逃避是由于环境干扰,我们可以教孩子冷静面对,学会忍耐,表达不安或暂时离开。另一种正向的方法是教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安情绪,并通过自我转移来缓解,例如吃东西、喝水、听音乐、唱歌或玩玩具。 在众多方法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升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的服从性,让他们理解并体验到服从的好处,例如:服从不仅能帮助他人、让父母开心,还能让他们更快完成任务并获得休息时间,同时享受努力做事带来的外在奖励和内在满足感。 如何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服从行为? 逐步引导 要提升孤独症孩子的服从性,首先需要找出家中常提出的要求,并评估孩子对不同要求的服从比例。然后,将这些要求分为不同等级,从孩子最容易服从的要求(如吃薯片)到最难服从的要求(如停止玩手机并完成作业)。当孩子服从要求时,应立即给予多种奖励,让他们感受到服从的简单性和高回报。随后,可以逐步提出孩子较难服从的要求,并提供不同的奖励,让孩子体验到服从的好处,从而培养服从的习惯。 有效的教育时机 有效的教育应当在孩子心情平静且对学习有兴趣的时候进行。如果等到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我们才强行灌输道理,希望他们学习,那么效果可能很差,就像试图在一个情绪激动的人冷静下来之前说服他一样,最终可能只是白费口舌,甚至加剧烦躁情绪,损害亲子关系。 即时处理逃避行为 要即时处理孩子的逃避行为,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们逃避的原因。如果孩子的逃避是出于身体不适或环境压力等合理原因,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需求;相反,如果逃避行为不合理或方法不当,我们应确保这些行为不会得到强化。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立即拿走他们正在享受的物品或减少对他们的关注;如果孩子平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服从听话的,可以尝试平静地要求他们停止当前行为,或引导他们进行其他活动以分散注意力。非必要时,尽量避免动手制止。处理逃避行为时,家长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了解环境的限制及自身的能力,因为孩子可能会以更激烈的方式测试我们的底线。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放弃,不良行为可能会被强化;相反,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并理解这些反应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家长和孩子都将从中受益,并享受长期的努力成果。  

Please share to let more people learn about ASD and ABA therapy:

多謝支持!

已成功遞交表格

感謝聯絡

所收集之個人資料將會絕對保密,我們會盡快聯絡你。謝謝。

Thank You!

The form was submitted successfully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