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自闭症干预经验中,我们发现, 如果小组课堂采用系统的教学方法,并为每个孩子设定明确且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学生通常能够更顺利地适应学校环境。然而,要在小组课中有效学习,学生需要首先掌握一些基础能力. 大部份学生需要先通过一对一的密集培训建立这些技巧。

孩子在小组课之前需要先掌握哪些能力?
要在小组课堂中有效学习,孩子要先在以下四大核心领域展现一定的能力:
学前准备四大核心领域
1、行为管理
- 能管理并减少自我刺激行为(例如拍手、摇晃身体等)
- 极少或没有干扰性行为(例如发脾气、攻击、拒绝配合)
2、基本的「学习如何学习」技巧
- 安坐或站好
- 持续地回应提示
- 能耐心等待,并以恰当方式引起他人注意
- 能独立完成简单任务, 包括离座任务
- 能在极少监督下维持专注
- 理解基本的学习制度,例如代币制度、「time-in」行为管理制度
3、语言与沟通能力
- 理解小组指令,包括集体、个别及条件指令
- 能执行多步骤指令
- 能清晰并恰当地表达需求
4、自理能力
- 已完成如厕训练
- 能独立或在一些协助下日常程序(例如穿鞋、洗手等)

在决定是否让孩子参加小组课堂时,除了考虑他们目前的能力,其他因素也同样重要。孩子的年龄、发展水平、与其他学生的相处等因素都可能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如果您的孩子还未完全掌握上述基础能力,我们建议首先进行一对一的训练,以帮助他们建立这些技能。学生应在具备一定独立性后再参与小组课堂,这样他们才能在没有父母、照顾者或助教持续帮助的情况下,有效地学习。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分享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方法,包括如何帮助他们从幼儿园成功过渡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