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info@ap-angpei.cn

北京 (86) 010 8555 0787 上海 (86) 021 6128 3397

Category: AP教学文章

家长的疑问:孩子已经七岁,就读小一,但仍然不愿意自己睡觉。有时候,我外出未能及时回家,他也要坚持住家阿姨和他一起睡,怎样干预? Autism Partnership 的建议: 处理睡眠问题是照顾自闭症孩子其中一个普遍的困难,处理的过程往往令人感到气馁。有时候,由于家长希望把握和孩子的亲子时间、或担心孩子的安全和睡眠质量,部分患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在父母床上一起睡觉。但是,久而久之,问题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衍生。那时候,继续和孩子同床睡觉这个习惯固然不恰当,但是,由于这个行为已成习惯,要改变对家长和孩子来说亦并非容易。因此,就着以上家长的提问,我提供了以下一些实用的小秘诀,希望能帮助部分家长解决有关的问题。同时,就着睡眠问题这个专题,我们会在本月的后期,为大家提供相关的文章,包括:「如何选择陪睡的对象」、「如何令孩子留在床上」。 首先,独立睡觉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重点是要孩子在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或行为的情况下入睡,例如:要爸妈躺在旁边才能入睡、要睡在父母床上、需要爸妈轻轻扫背到入睡、需要爸妈抱着轻轻摇晃到入睡等。道理很简单:在没有这些人或行为下,孩子就无法在晚上入睡和在半夜睡醒后再入睡。因此,家长一定要切记,并保持此原则。 在开始训练前,我们先要留意孩子的睡眠习惯。随即,我们就可以教导孩子独立睡觉这个技巧。家长可尝试以下方法: 1.家长不防为孩子建立一些能平静情绪的睡前常规,例如:在睡前洗澡、一起看故事书或听音乐等。 2.稍微延迟孩子睡觉的时间,让孩子更有睡意,令孩子尽快入睡, 从而减少和家长就着训练可能产生挣扎的机会。 3.逐步减少陪伴上床睡觉的习惯。例如:孩子需要你躺在他旁边才能入睡的话,你可以坐在他旁边。在刚开始的阶段,过程可能会引起孩子一些负面的情绪,但家长一定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当孩子开始习惯你坐在他旁边后,你可以慢慢把脚放在床外。下一步,你可以把椅子放置在床边,然后坐在椅子上陪伴孩子入睡。如果孩子都能适应这些改变的话,你可以逐步把椅子移到房间外,相信孩子就会慢慢在不需要你躺在旁边的陪伴 下,也能自己入睡。 4.当孩子在不需要任何人的陪伴下,也能自己入睡的话,我们就可以开始计划如何教导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独立入睡。其中一个方法包括:你可以告诉孩子你会到隔壁房间睡觉,并让你的孩子睡在你的床上,但条件不变:孩子同样要自己入睡。如果他也能做到的话,我们就可以要他尝试在自己的房间睡觉。为了令过程更加顺利,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奖励,在他成功在自己房间独立入睡的翌日表扬孩子,并且提供奖励。   我建议大家在开始训练前好好留意孩子的睡眠习惯。最理想的情况是希望孩子能够和你互相说晚安后,你能为他关灯,然后步出他的房间,让他自己入睡。

他今年15岁,患有自闭症,就读主流学校。问他在学校有没有朋友,他说有。问他的朋友是谁,想不到他说:“我不知道,我忘记了他们是谁。“追问他跟朋友在一起会做什么,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我知道他很希望跟同学一起玩耍,建立友谊,可是,老师告诉我,他在学校没有朋友。 要帮助这位学生成功交友,需要一套全面而有系统的社交课程。我认为其中一个首要目标,是教他选择朋友。我建立了一个课程,叫「想和谁玩?」,目的是要教他学会选择社交互动的对象。 第一阶段:教导学生辨别适合及不适合特定活动的人物特质,例如:「谁最适合在课室一同玩耍?」优良特质包括拥有相同兴趣、相同年级、善于合作、喜欢玩游戏及一起玩过的人;不良特质包括惹麻烦、爱撒谎、控制欲强、不能集中注意力和年龄太小的人。 第二阶段:帮助学生列出可能会选择的同辈清单。 第三阶段:学习根据自己的选择开始计划活动。 第四阶段:学生和老师一起回顾计划成果。 第五阶段:教导学生根据活动本身,在适当的候选名单中选择不同的同辈。 第六阶段:让学生使用同样的过程和机制作出判断,选择活动。 「想和谁玩?」是一个属于「社交互动」领域的课程。根据我导师的著作《编织社交网络》,社交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涉及人与人相处的必要技巧,例如:接近他人、回应别人的邀请、保持游戏中的互动、解决社交问题、等待、轮候、参与游戏、帮助别人、维护自我、谈判和做决定等。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互动过程会变得越来越精细和复杂,这些技巧,变得尤其重要,可以称得上是生存技巧。 原文:Oh!爸妈 – 【冯耀文】没朋友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一些类似的经验: 孩子不小心弄伤流血了,家长才刚帮他们贴上了胶布(创可贴),不到2秒钟就被撕下来了,无论如何劝说,孩子都不肯把胶布(创可贴)重新贴上。孩子似乎十分抗拒身上被放上东西,如家长坚持要贴上,孩子会大发脾气。 家长可以跟孩子练习以下的小活动 1.先选上孩子比较轻松的时候,如他在听儿歌或在吃零食时,把贴纸贴在衣服上数秒,然后再拿下,当孩子能保持冷静,夸奖他及给予强化。 2.连续几次练习都能冷静,就可逐渐把难度增加,把时间拉长及由贴上衣服上转到贴在皮肤上,也从贴纸转回胶布(创可贴)。 3.经过有系统及结构化的练习,孩子对身上被贴上东西的忍耐力会越被提高,久而久之,身上被放上东西及轻松的感觉也会连结起来。 小贴示: -练习初期可让孩子选自己喜爱的小贴纸,以增加参与练习的动机 -家长应选大家都比较轻松的时间做训练,避免只在紧张关头作一次性的练习 -应经常改变放在身上的东西,可以是帽子、围裙、外套、主题公园的入场证等 胶布(创可贴)只是例子之一,若孩子拒绝刷牙或有挑食问题等,我们也可应用同样的原则,先清楚分析孩子固执行为的原因,例如,他拒绝刷牙可能是因为他讨厌嘴里有东西或者水黏在下巴上的感觉,又或者是因为他不喜欢牙膏的味道。找出原因后,通过有系统地调节任务的困难度,及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提高孩子对这些事物的接受度。

让孩子独立完成日常常规能培养独立性,提高孩子对环境的认识,并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有些时候,孩子因为受环境影响干扰或缺乏持续注意力而无法独立完成常规任务,导致家长要提醒孩子继续或指导他们才能完成常规。 以下,我将与你们分享如何调整常规的选择和向你的孩子提供帮助的方法,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减少家长的辅助监督。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一些必备技能如:有能力完成常规里的步骤,能应用视觉表以及有能力持续关注一段时间。   做出常规的选择 虽然我们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更多常规,我们也需要理解孩子的长处,决定从哪个常规开始或教导。常规的步骤应该包含着孩子已经学会的技巧。例如,如果常规的步骤需要孩子换鞋,他们需要先有能力独立脱/穿鞋。在转向复杂的常规之前,先关注或练习基本、简单的常规,以发展孩子的独立性。 日常常规 简单 复杂 准备上学 换上校服 换上校服接着收拾书包 午餐时间 洗手 洗手过后接着准备餐具 学校里 把背包放进柜子里,然后拿出水杯/点心盒到课室里 把背包放进柜子里,然后拿出水杯/点心盒到课室里。接着自己向老师点名   协助 协助类型 肢体辅助孩子或用语言告诉他们如何完成常规,会降低孩子的独立性。为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视觉表会比较适合学习目标的实现。另外,利用视觉表也能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你也可以用不同视觉表教导常规。例如可以是翻转页类型(像个日历), 图片条或工作清单。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符合他的视觉表。 提供协助 开始的时候,把视觉表提示摆在孩子能看见的地方。例如在教导洗手这个常规任务时,视觉提示可以放在桌面或墙上。这样能降低操作的复杂性,也能让孩子能更顺利跟从视觉表。另外,刚开始的时候,你也可以指导孩子完成所有常规的步骤。过了几个回合的练习,你就可以开始淡化协助。以下例子显示如何渐渐淡化协助。 第 1 阶段:根据图片做出指示然后引导孩子完成所有步骤 第 2 阶段:根据图片做出指示并指向完成步骤的对象或位置,让孩子自己完成余下步骤 第 3 阶段:根据图片做出指示但不指向完成步骤的对象或位置 第 4 阶段:允许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步骤 发展独立能力 家长的监督 当您的孩子能够利用视觉提示独立完成常规时,您可以开始减少对孩子的监督。逐渐增加您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直到您能够走出房间。如果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和孩子在同一房间内,您可以尝试逐渐减少您对孩子的关注,让他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以下我列出如何能减少您对孩子的关注的例子: 第 1 阶段:成人在小段距离内关注孩子 第2阶段:成人在小段距离内,80%的时间关注孩子 第3阶段:成人在小段距离内,50%的时间关注孩子 第4阶段:成人在小段距离内,20%的时间关注孩子 循序渐进减少视觉表的辅助提示 如果您的孩子开始熟练常规的步骤,您也可以开始逐渐减少视觉表的辅助提示。 淡出图片/句子:对于图片,您可以淡出图片上的颜色,把它变成没那么明显。如果您有清单,可以把句子中的的一些单词换成空格。 例子: 淡出最后一张照片/句子:在常规的最后一步留下一个空格。继续删除最后的一步,直到留下初始图片/句子。 例子:   理想情况下,视觉提示应该完全淡出,孩子不需要依赖视觉提示完成常规。但是,这也需要根据您的孩子学习能力和常规任务的复杂性而定。视觉提示能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里继续独立完成常规,并减少成人的关注或监督。 帮助你成功的小贴士 –要让孩子顺利地完成常规任务,他需要时间和机会练习。选择一个恰当时间,在您不着急的时候与您的孩子练习常规任务。如果他们做错,您可以纠正或与您的孩子反复练习步骤或常规。 […]

家长的疑问:我的儿子今年6岁,患有自闭症, 经过2年的训练,现在能主动与人打招呼并保持目光接触, 但他仍有自我刺激的行为,如摇头及手部不自觉地摇晃等动作,在公众场所不免令我有点尴尬,请问除了当场喝止之外,我还可以如何处理呢? 长远来说又该如何根治或改善呢? Autism Partnership 的建议: 在我超过二十年干预自闭症儿童的经验当中,常遇到家长提问有关如何干预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的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的年纪都相对地年长。幼儿年纪小,还不懂事,问题大概并不急切;但是,随着孩子不断成长,自我刺激行为逐渐突出,甚至惹来其他人歧视的目光。 虽然从行为表现来看很奇怪,但是明白沉迷于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却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环顾四周,你会察觉到其实正常发展的人也同样有一些自我刺激行为,例如:有些人总是常常拨弄头发、抖脚、把脚趾卷起,咀嚼口香糖等,我们做这些行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要得到那种过瘾的感觉。它能消磨时间;在沉闷时,又能刺激五官。有时候,这些行为甚至是我们消除压力和困扰的渠道。 其实,自闭症孩子的情况也是一样。他们大部分的游戏和社交技巧都相对较弱,导致孩子一整天都百无聊赖,唯有借着沉迷在自我刺激行为来消磨时间。正常发展和患有自闭症孩子的差别就是在于这些行为不至于影响他们学习,以及日常生活,而且,这些行为的频繁和强烈程度都不至于突出。由于我们某程度上都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所以我们都克制自己的行为,使其不至奇怪。相反,基于部分自闭症孩子对社交认识的缺乏或对别人看法的不在乎,令他们的自我刺激行为频繁和强烈得多。 处理自我刺激行为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我们要相信这些行为并不是一种需求。外界有些人会视这些行为是自闭症孩子的一种需求、是必要的,我们却不赞同。举例来说:我们不会视一个巧克力爱好者疯狂吃黑森林蛋糕的行为为需求。同样地,我们不会视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为需求,它只是一种爱好和渴望,有时候,亦可能是用来舒缓压力或困扰的应对方法。 假设孩子沉迷在自我刺激行为的目的是用来消磨时间的话,我会给出以下四项建议: 1. 建立和教导适当的替代技巧:语言和认知很多时候都是自闭症孩子的课程重点,但游戏和娱乐技巧却很容易被忽略。一个有效的游戏技巧能教导孩子如何有建设地利用他们的自由时间。大家可尝试有系统地把游戏技巧逐步拆分,然后一步步为孩子提供训练,这是一个能有效地减少孩子作自我刺激行为的好方法。 2. 建立和教导日常生活常规或家务:孩子越来越大,教学范围亦不再局限于游戏技巧,家长也可考虑教导孩子一些适龄的家务,例如:准备晚饭常规(于晚饭时间前在饭桌上为每人放置一套餐具)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在你教导了一些以上两点提及的技巧后,你对干预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就会倍感容易。由于孩子已学会了一些替代技巧,你只需在孩子作这些行为的时候及时喊停,然后把他们的专注力转移到他们已学会的游戏或家务上。 4. 在孩子没有作这些行为的时候或在他们有建设地利用时间时,把握时机,提供鼓励、赞赏和奖励。 有些情况可能需要采用到一些具体的行为制度。 由于行为制度的程序颇为复杂,家长可能需要一些训练才能更有效地使用,我们将来会就行为制度再多作解释。 家长们在干预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时无需感到担心害怕,因为问题不会因此而恶化的,同样,也不会引起其他问题;相反,如果我们选择不干预的话,孩子的问题只会日益严重。 在没有接受适当干预的情况下,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是不会逐渐消失或得到根治的。 切记我们在帮助孩子不要作这些行为时,教导他们一些正确的技巧也同样非常重要。 假如孩子作自我刺激行为的目的是作舒缓压力或困扰的话,由于这相对复杂,处理手法也不太相同。 我们会在日后的文章里讨论。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半夜睡醒都是一个常见的睡眠问题。很多时候,孩子半夜醒来,往往感到疲倦,但由于久久未能重新入睡,他们就会慢慢醒来,部分孩子会开始玩玩具、把房间灯亮起、四处走、在床上乱跳、或跑到父母床上等。因此,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如何自己入睡,为他们选择和培养一个能促进睡眠的对象或活动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培养一个能陪睡的对象的原理就是要使孩子一接触到这对象,就能把他们带入睡眠模式,令他们更轻易入睡。 1、例如:当孩子有睡意时,家长可给他一只玩偶、一条毛巾或一张小被子,令孩子习惯睡觉时就有该物件在身旁,慢慢地,孩子只要看见或接触到此对象,就会联想到睡觉。陪睡对象的好处是即使孩子半夜醒来,只要自己拿起这对象,就能借助它重新入睡。孩子学会半夜重新入睡后,就会逐步不再需要陪睡的对象。 2、让孩子睡觉前喝牛奶也可以是另一种促进睡眠的选择。只要随后喝水,减低患蛀牙的机会,其实问题都不大。另外,在孩子要睡觉的时候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柔和的音乐能令孩子放松情绪,增加入睡的机会。 另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即使孩子半夜醒来看似精力充沛,家长也不要让孩子做任何与睡眠无关的活动,例如让他看电视、玩玩具、吃零食等。 环境方面应该尽量减少刺激,保持幽静,以及灯光柔和。这些因素都能有效地帮助孩子重新入睡。 除此之外,假如孩子离开床的话,家长需要保持冷静,以及平和的态度,不要激动地责骂他们,刺激双方的情绪。你要利用最少的注意力、最少的对话、最平淡的面部表情和最少量的身体接触把孩子重新带回床上。 过程中家长可能需要多次重复来回把孩子带回床上,甚至可能要和孩子发生争执,但我们要坚持,不要和孩子讨价还价。谨记:只要你能成功有效地教导孩子自己入睡,你和孩子都能一觉到天亮。那时候,一切努力都来得值得。 若你的孩子同时面临着入睡的困难,以下附上《如何教导孩子独立睡觉》的文章链接,方便大家参考。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潜力,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是如此。然而,许多患有自闭症的儿童由于缺乏服从性,也就是不听话,而无法开始他们的学习之旅。孩子不服从的表现可以是被动的(例如:无视指示)或主动的(例如:抱怨和哭泣、变得暴力或伤害自己)。我们要明白的是,孩子的不听话可能是故意的,但也可能是由于缺乏理解或动机。 AP新加坡中心的临床总监黄美珊女士在上部分的文章中,提供了有关如何提高服从性的分步指南。在这里,她会提供一些家长、照顾者或老师可以参考的提示和考虑因素,以提高孩子的服从性。 提示和考虑因素:如何让孩子遵守并跟从指令 提示1:贯彻执行 尽量只提出你有信心贯彻执行的任务,因为贯彻执行代表你可能需要协助孩子完成任务。例如,如果你要求孩子收好玩具,但孩子并没有做,你可能需要手把手的协助孩子收好玩具。你必须坚持到底,否则孩子可能会学到不听话或者不服从是可以的。 提示2:提供给孩子有兴趣的选择或强制的有兴趣的选择(必要时) 如果孩子表现出很多的控制行为,这可能是一个考虑因素。提供给孩子有兴趣的选择(例如,「你想要冰淇淋还是想看视频?”)。必要时,提供强制的有兴趣的选择(例如,「你想现在洗澡还是两分钟后洗澡?」)。 提示3:先从孩子喜欢的简单而且有动力的任务开始,之后才探索他/她不太喜欢的任务 首先让孩子做一些简单而有动力的事情。一个好的例子是,让他们吃最喜欢的零食或者玩他们最喜欢的玩具。这样做的好处是,当他们遵循你的指令时,你会有机会表扬和奖励他们。渐渐地,过渡到孩子不太喜欢的指令,当孩子有遵守指令时,要继续给予他们表扬和奖励。 提示4:在简单、有趣和喜欢的任务之间加插不太喜欢的任务,以促进服从性 将不太喜欢的任务加插在简单、喜欢的任务之间,这样做更容易促进和增加服从性。 提示5:保持一致的期望,并给予一致的后果 一致性是关键。要确保规则是相同的一致的,并贯彻执行。不要更改规则,因为这可能会令孩子感到困惑或者混乱。 提示6:必要时,早点让步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作出让步,特别是如果你知道孩子可能会升级为更严重的行为,例如发脾气。另外,如果你因意外情况而贯彻执行已定的规则,也建议尽早让步。假设孩子在繁忙的商场里要求吃冰淇淋,而你知道如果拒绝他的要求,他就会发脾气,那你应该在他第一次要求冰淇淋时,就给他。 提示7:要记得表扬和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当孩子遵循指令时,要奖励他/她。很多时候,父母会在孩子表现不佳时关注孩子,但当他们表现良好时,却忘了奖励他们。请时刻记住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 提示8:当孩子不服从时要保持冷静,以避免孩子故意的不服从行为所引起的反应 当孩子不遵循指令时,你应该保持冷静并尽可能保持中立。有的时候,孩子会故意表现出不服从以引起你的注意。保持中立可以阻止这种故意的不服从行为。另外,生气可能会导致更混乱的情况,有时甚至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考虑这里提供的提示,并阅读「如何让孩子遵守并跟从指令? (上)」的分步指南。这份完整的指南会帮助你成功令孩子听从你的指令和听话!

时常会听到的对ABA干预的误解是ABA会令儿童成为被动的人,不会教导独立思考,而只是训练对特定的指令做出反应。其实ABA干预的理念与任何学习过程相同,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孩子都应遵循一些规则或行为要求,并执行常规,以便有效地学习。由于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缺乏社交动机,和社交及环境意识薄弱,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配合家长」和「及时作出反应」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以确保他们在社区中的安全,令他们容易被照顾,并加快他们学习的速度。 一些父母甚至老师对孩子听话的行为习以为常,忘记为孩子创造思考、作出选择和独立的机会。为了避免长期依赖成人的指示或提醒,我们应该早在幼儿时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主动性的机会。以下是一些建议: 1、视自理程序为与孩子合作的任务。虽然年幼的孩子不能完全独自完成自理程序,但我们可以通过减少辅助来增加孩子的主动性、注意力和独立性。例如,当我们帮他们穿袜子时,我们可以拉开袜头并将袜子放在脚的前方,然后等待孩子找到袜子的位置并主动将脚放入袜子中。我们也可以在其他常规应用相同的方法,如刷牙,洗澡和穿衣,令孩子的主动性逐渐提升。 2、在日常规律和熟悉的活动中创造意外。当一个例行规律或活动成为孩子的习惯时,我们可以在当中创造一些小问题,让孩子思考并试图解决。一些简单的例子是将他的其中一只鞋藏起来,不为他的水瓶装水,把他的物品放在错的地方等等。 3、给予不太具体和没听过的日常指令。不要常常说“穿鞋”,我们偶尔要说“准备离开了”或他没听过的指令,让孩子从你的表情和当时的情景中推断出他需要做些什么。 尽管上述建议不难实施,但孩子毕竟非常习惯于跟随明确的指示,他们也很难一下子变得很主动。为了避免令他们困惑或沮丧,我们应先从一个或两个他们最熟悉并且最有动力完成的程序或活动开始。

多謝支持!

已成功遞交表格

感謝聯絡

所收集之個人資料將會絕對保密,我們會盡快聯絡你。謝謝。

Thank You!

The form was submitted successfully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